第0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南航飞行员之间的读书分享会
驾驶舱内“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切换

编者按:

快与慢并非对立,而是方法与节奏的统一。让慢思考的理性成为日常习惯,关键时刻才能更从容地发挥快思考的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南航C909机队“师父开讲啦”青年读书活动中,多名南航飞行员一同探讨“思考的快与慢”,通过勤学善思、知行合一,为飞行安全注入思想动能。

张云涛(南航飞行总队总队长助理):《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说,所谓快思考,是指快速、直觉、无需刻意努力,依赖情感反应和经验的思考模式;慢思考则需要集中注意力、逻辑推理和自我控制。

在分秒必争的运行中,唯有认清自我与目标,方能从容应对。正如书本传达的,要建立底层思维逻辑,培养强大的数学思维能力,以“系数思维”审视决策,识别所处状态并做出正确反应;要向标准与方法看齐,也要敢于质疑与求证,追求“底层逻辑一致”而非表面观点统一。

如果你未注意到我在做什么,则我不会做;鲜明的记忆是最好的判断指南,也是最危险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只有一种想法更危险。在驾驶舱协作中,应建立“背靠背”“肩并肩”的关系,警惕“易得性偏见”对飞行决策的影响,在“慢思考”中优化决策与行动。

翟志斌(南航C909机队经理):快思考与慢思考的有效转换是运行安全的关键能力——快思考来自长期训练的快速反应,慢思考植根于手册、规章与法律的理性框架。唯有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二者的情境化切换与互补,方能从容应对复杂的运行环境。

若将“黑天鹅”事件仅视作偶发,便可能忽略不确定性的常态存在。应鼓励观点碰撞,直面“别人指出的不足”,并警惕因熟悉而衍生的风险。通过预留裕度、优化流程与证据链,持续提高组织与个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健性与恢复力。

刘虎(南航机长):在“快文化”的环境下,读书是飞行员职业的“充电宝”。飞行员不能仅做程序的执行者,而应成为安全的思考者。唯有主动思考、主动求变,方能探索职业发展的新形态。

文宇(南航机长):在飞行过程中主动设置“慢思考入口”至关重要,在关键节点积极听取机组意见;通过短暂冷静期进行反向思考与证据校验,优化决策策略,形成慢思考肌肉记忆。唯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反复训练慢思考,方能在突发情境下更好地释放快思考的敏捷与可靠。

林彬(南航机长):卡尼曼在批改论文中以打乱顺序避免“首因效应”与锚定偏差,启示我们——熟悉并不等于安全。风险往往潜伏于习以为常与程序化惰性之中。应以慢思考主动“降速”,对快思考的直觉进行复核,做到每日每班皆为首次,以此提升风险感知与边界控制。

梁昊源(南航机长):聆听张总助的分享,结合近期阅读《常变与长青》,我意识到持续进步的前提是稳定的“知识输入+周期性自省+容错式试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唯有不断学习、持续阅读,才能为个人与团队的长期韧性蓄力。

张斌(南航副驾驶):从快思考到慢思考的思想推进,一是需要提升学习热情与输入密度,为深度思考奠基;二是遇到问题坚持原理级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样验证),把“知其然”转化为“知其所以然”,让快思考建立在更扎实的模型与证据之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