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25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锅锅灶
□ 单小花

每到三姐家,三姐总是变着花样精心地给我做饭菜。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热菜、凉菜总是摆满了桌子。看着色味俱全的饭菜,我很感激三姐。

这不,三姐从银川来我家了,我也准备做最好的饭菜招待她。三姐看到了快步过来阻拦,让我做洋芋碎面,我只好顺从。她一边吃一边笑着说,小时候家里穷,上顿下顿吃的都是洋芋,时间久了,吃得她反胃。如今生活好了,顿顿清油细白面吃得她没胃口,倒是很怀念儿时的生活,想吃老家的洋芋,还说饭后约上几个朋友去野外烧锅锅灶。

我见过烧锅锅灶,可没亲自操作过。三姐说让我将工具和洋芋准备好就行,烧锅锅灶的事交给她。

我很快找来了铲子、火钳子、打火机、木柴,装好了洋芋、咸菜、馍馍、水等,准备好这些我们就出发了。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已到了目的地。三姐定睛观察了一会儿,挑了一个向阳的地方,让我们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放下。

烧锅锅灶要经过挖、垒、烧、捂、掏等程序,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要选好地势,要求通风条件好、聚气干燥,因此选在地坎最好。三姐选了一块她满意的地坎开始挖灶膛了,顺便给大家做了分工,吩咐一部分人去捡土坷垃,另一部分人去拾柴,我留下来给三姐当帮手。

只见三姐蹲下身子,目视着地坎正前方,拿起铲子在地坎上很快挖了一个小土台子,在台子正前方挖了一个圆形洞口,再将铲子伸进洞口,将里面的土慢慢掏出来,这样一来,灶膛越挖越深,越来越大。掏出的土顺着地坎溜下去,形成了一个土堆。为了方便烧火,她又将堆在地上的土转移到不碍脚的地方。

之后,三姐慢慢站起来,拿铲子在土台子上面挖开了一个如小盆口大的洞,将这个洞一直挖,直到和灶膛通了为止。锅锅灶就挖成了,形状和灶台很相似。

不一会,大家捡来了一堆土坷垃,抱来了不少干蒿子、干树枝,堆在锅锅灶旁。

三姐开始垒锅锅灶了。她俯下身子将土坷垃一块挨一块地在土台子上面的洞口垒起来,我将土坷垃一块一块地递到她手里。垒锅锅灶时,下面大,上面小,先从底端向上垒,跟摞粮食一样,要将插口把握好,一层挨着一层,边向上垒边收口,垒在最顶端只剩一个小小的豁口时,拿一块大一点的土坷垃将顶口封住。垒成的锅锅灶形状就像一座小塔,也像一座小山。

锅锅灶垒成以后,就开始烧了。只见三姐蹲下身子,顺手抓了一股子干蒿子塞进锅锅灶里点燃,然后将干树枝架在干蒿子上,不一会儿,干树枝被点燃了,它和蒿子比赛似的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大家围在锅锅灶前聚精会神地看着,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火越烧越旺,锅锅灶缝隙里的火苗向外喷射。烧着烧着,土坷垃被火烧得红红的,像火球似的。三姐让我扒掉柴火,接着她迅速将洋芋填进灶膛,拿了一块大土块堵住了灶膛前门。紧接着将锅锅灶上面垒的土坷垃用铲子推倒进灶膛里,最后将周围的土堆在一起,用铲子拍得严严实实的,把锅锅灶的顶端捂住使之不漏气,像蒸馍馍一样。

一个小时左右,捂在锅锅灶里的洋芋就熟了。

三姐小时候放过羊,那时她和同伴时常在野外烧锅锅灶,因此对烧锅锅灶很在行。只见她蹲在锅锅灶旁,用火钳子一下推开了灶门,拨过灶灰,一个个黑乎乎散发着香气的洋芋露出来了。拿火钳子轻轻一拨,洋芋从灶火门里滚到了地上,大家拥上前去抢。锅锅灶烧的洋芋很烫手,像个火球。有个朋友将抢来的洋芋捧在手里,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还时不时地对着洋芋吹吹,对着手吹吹。孩子们抢不到洋芋,急得直叫嚷,大人们一边帮他们抢,一边提醒他们小心,别烫了小手。三姐好像不怕烫,她将洋芋捧在手心,边吹边剥皮,张嘴咬一口,啧啧道:“真香,比肉都香。”听着三姐的赞叹声,闻着飘溢在空气中的洋芋香味,我也抓来一个,在地上轻轻磕去外皮上的灰,学着三姐的样子吃了起来。锅锅灶烧的洋芋外焦里软,后味悠长,比家里煮的洋芋好吃得多,怪不得三姐要跑到野外去烧锅锅灶。大家吃着、说着、笑着,每个的手上、脸上都沾着黑色的痕迹,然后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咧嘴笑了。

幼年时,烧锅锅灶是为了能吃饱肚子。如今,烧锅锅灶是件稀罕的事,图的是解馋,是为了找回逝去的童真,感受糊着脏脸、吃着黑焦洋芋的孩子心态,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久违的快乐,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返璞归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