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25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成飞民机C919机头生产线
“我们的目标是做精品”
□ 记者 欧阳亮 廖天航

“机头是整架飞机最复杂、最精密的部件之一,是‘神经中枢’,制造难度极高,当时我们认为,大企业要干大事,就要从最难的开始干,所以当年我们就选了机头。”日前,成飞民机副总工程师王伟给《大飞机报》记者介绍当年中国引进麦道生产线时,选择机头这项任务的起源。他谈道:“机头的曲率变化是整个飞机最剧烈的,为防鸟撞要使用高强度材料,所以难制造。而我们介入民机制造就是从这个最难的部段开始的。”

从20世纪80年代为麦道生产机头开始,成飞的民机业务越做越大,产品从机头扩展到舱门、方向舵等,营业收入也从成飞民机成立之初的0.9亿元增至2024年的31亿元。“经过17年的发展,成飞民机已初步具备航空结构和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全面构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成为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企业的优秀产品提供商。”王伟表示。

从“头”开始

成飞的工业园区位于成都西南一片叫黄田坝的地方。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成飞落户于此,一边建设,一边研制飞机,几经磨砺,逐渐成长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2007年,为做大做强民机产业,原来的成飞“厂内分厂”,独立为一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后于2011年更名为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因为有生产麦道机头的经验,2002年C909飞机立项后,成飞民机顺理成章地拿下了机头合同。同样,C919的机头也都在此制造。

“与当年麦道飞机的机头相比,C909、C919飞机的机头要先进得多、复杂得多,也难得多。成飞民机在与中国商飞合作的过程中,重点攻关且突破了产品设计、装配、大型钣金成形、检测试验、复材制造等核心工艺技术,还培养了一批人才,建立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标准。”王伟介绍说,基于这些能力,成飞民机在结构装配之外,还具备系统集成装配交付能力,可实现电气、环控、液压、飞控等系统集成并行制造。

在结构装配方面,成飞民机的产品也不再局限于机头,还包括A320登机门、驾驶舱地板,A350扰流片和下垂板,达索猎鹰7X、8X壁板,737登机门、方向舵,747-8平尾等。此外,成飞民机还是787方向舵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当然,最能体现成飞民机技术能力的还是机头。无论是C909,还是C919,每次向主制造商交付机头部件,我们都非常激动——它不仅是成飞民机全体员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成飞民机在大型复杂部件制造领域综合实力的象征。”王伟表示。

机头之难

站在一个C919飞机的机头前,成飞民机庄期能给记者解释了造机头之难:“简单来说,造机头有三难:一是机头结构复杂,二是制造工艺协调性要求高,三是机头的精度要求高。”

“你看机头的外形,与后面的等直段机身相比,明显要复杂得多。”庄期能引导记者观察机头,“机头大尺寸双曲面蒙皮曲率变化较大,成形回弹大,外形控制非常困难,特别是驾驶舱左右侧双曲率蒙皮,与雷达罩框的曲率半径大约为1.2米,零件的精加工程序需要反复调试与改进,非常难。”

“再看制造工艺协调性的要求。”庄期能介绍,机头不仅与前机身、雷达罩、前起落架之间有很高的协调要求,而且机头上安装的舱门较多,互换性和替换性要求较高。此外,飞机控制系统主要在机头进行安装集成,要求结构与系统成品件完全协调。“这么多的结构、系统要协调,难度不小。”庄期能表示。

此外,机头作为飞机的一级气动区,对飞机的外形尺寸控制以及波纹度控制要求非常高。同时,机头上安装的总温探头、总压探头、攻角传感器等传感器设备数量众多,并且要求结构零件上的协调孔孔位精度相对角度达到±1.0度。“这么高的精度要求,对制造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庄期能表示。

记者眼前的C919机头,长约6.66米、宽约3.96米、高约4.13米,重达2.4吨,体量和重量都创下国内民机之最。这个“大家伙”由驾驶舱、前起舱、壁板、机头地板、舱门等几大部件构成,模块300多项,安装零件上万件,螺栓、铆钉等标准件多达十几万件。更关键的是,飞机上超过60%的传感器设备都集成在机头上,涉及飞控、导航、气象等核心功能,显然对机头的设计、制造与检测均提出极高要求。

成飞民机张永亮也指出,飞行员普遍具有丰富的波音、空客等机型操作经验,对驾驶舱的舒适性、合理性有着极高的参照标准。每一位飞行员对国产民机的反馈,都可能指向驾驶舱区域的调整需求——或是操作界面的角度偏差,或是内饰拼接的细微缝隙,等等。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只要飞行员提出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就会启动修改。而这种基于实际体验的精细化调整,使得机头区域的工程变更量极大,进一步增加了制造过程的复杂性。

快速成长

对个人也好,对企业也好,做难而正确的事是进步最快的方式。成飞民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机头这个最难的大部段,成长的速度和幅度自然也很可观。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成飞民机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协调方法从模拟量传递转变为以数字量传递为主,简化了流程环节。又通过数字化检测技术验证,实现了大型钣金和机加件等的精确定位和安装。

张永亮介绍:“我们以数字化工厂为支撑,不断优化工艺路径。比如针对C919机头,我们在设计初期就与上飞院联合展开‘好制造’专项行动,从源头保障了设计与制造的同步性。”

在成飞民机的生产车间,数字化作业界面与自动钻铆设备已经成为常态。一项项从国际合作项目中积累下来的制造经验,如今正反哺于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和批产攻坚。

在生产工艺创新方面,成飞民机建设了大型钣金零件生产线,突破了优质蒙皮零件的精确拉伸成型、蒙皮零件的精确数字化切割等技术,拥有了完整的大型钣金零件生产能力。同时,成飞民机积极探索绿色制造技术,攻克了镀锌镍等绿色技术,以替代原来的高污染工艺。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成飞民机建立了集成供应链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到装配交付,实现订单处理、物料跟踪等环节的全流程全要素可视化管理,确保各型号产品均衡有序生产。

“我们是从系统解决方案出发去设计供应链,兼顾结构制造和系统集成。”成飞民机罗水均介绍,面对疫情后全球民机产业供应链紧张的态势,成飞民机坚持“战略合作+风险防控”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深化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元化供应商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降低了外部环境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自豪之基

安全,是大飞机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览时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成飞民机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通过系统化管理来筑牢安全和质量的根基。

庄期能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把一个机头做出来,而是把它做成‘精品’,代表国产民机最高质量标准。”为此,成飞民机构建了覆盖六大维度、28个分支、99项指标的“精品型号评价体系”,以“一次做好,缺陷为零”为目标,强化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意识。

成飞民机高质量的机头产品已成为“成飞民机人”自豪的基石。在采访中,大多数C919项目参与人员表示已体验过C919飞机,用“放心”“舒适”“安静”“自豪”来形容飞行体验。“C919起飞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多年的努力都值了。”王伟坦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