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外媒报道,由于难以满足当前航司对高运力与运营经济性的双重追求,空客正考虑停止A319neo项目。
A319neo是空客A320neo系列中体型最小的机型,自2010年推出以来,累计订单仅57架,远低于同系列的A320neo和A321neo。
虽该机型适用于高海拔机场,在我国西部等地区有一定市场,但整体吸引力持续减弱,难以满足航司对高运力和更优运营经济性的需求。
目前,A319neo的运营和采购集中在少数航司,如国航、西藏航空。但其单位座位收益有限,单客运营成本较高,在竞争激烈的干线和区域市场中被逐渐边缘化。
2023年,美国精神航空取消了全部31架A319neo订单,转而采购更大的 A321neo,这一标志性事件让A319neo的商业订单量几乎腰斩。
空客方面,A320系列首席工程师马克·吉诺(Marc Guinot)已公开表示,如果未来A320neo具备足以替代A319neo在高海拔机场的性能表现,该机型可能被终止。
这一表态进一步印证了空客正在重新评估产品线配置,以适应全球航企对座位数、航程覆盖与单位经济性的综合平衡需求。
从枢纽机场运营数据看,在北京首都、成都天府等高密度机场,航司普遍倾向用A320neo和A321neo投放主力运力,以提升航段效益、降低单位成本,同时满足多舱布局、商务出行等多样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A319neo虽适用于高原和小型机场,但全球航空运输重心转向高效率、高容量运营,其“利基市场”优势难以支撑足够订单维持量产。
随着航司运营模式转型和全球市场变化,中短程干线客运对高座级、高效率、低单位成本机型的需求愈发明确。尤其在航权紧张、起降资源有限的机场,A321neo等高密度单通道机型已成全球航司首选。
对空客而言,是否停产A319neo不仅关乎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更关乎如何通过精简产品生产线、聚焦主力型号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巩固在单通道飞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长期来看,停产A319neo或将释放更多研发与产线资源,让空客把更多资源投入到A321XLR、A220等更具增长潜力的机型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