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耕大飞机制造的“文化沃土”
上飞公司以“专业、专注、创新”铸造高品质飞机
□ 朱屠豪
张兵 摄
施驭风 摄

随着C919航线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旅客正亲身感受着国产大飞机的飞行体验。与此同时,生产交付工作也在全速推进。

当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节奏越来越快,如何才能持续造出高品质的飞机?上飞公司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厚植工程师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沃土,以专业、专注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作支撑,才能让大飞机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专业

从实践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天待在现场,看到飞机总让人觉得有一种独特的工业美感。”在机械系统安装测试技术副总师吴熙眼中,每天“看飞机”是他琢磨如何把飞机造得更好的秘诀。这种“泡现场”的习惯,几乎是大飞机工程技术人员的集体特征。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亲眼看、亲手做,获取第一手资料,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领导干部实行“下沉联系工位”机制,每人与装配车间工位“结对子”,直接从一线人员口中摸清痛点与需求,让决策更具针对性。年轻干部被派往型号事业部、外场保障一线等“战斗前沿”,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快速成长。新进技术人员则被安排现场跟产,岗位直接设在飞机旁,与工人师傅们交流,通过长时间的“一线浸泡”,培养专业能力和全局思维……从领导干部到一线职工,从老师傅到年轻技术人员,一套别具特色的“一线工作法”逐渐形成,以实践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2024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C919事业部主任李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从基层工艺员做起,盯图纸、跑试验、钻机头,带领千人团队完成一架架C919的总装任务。他的办公桌始终设在距离飞机最近的地方,“在厂里找我很方便,现场喊一声就好。”这是李青常说的一句话。

在C919总装车间,生产工位上贴着各岗位人员的“大头照”,谁负责哪块、如何联系,一目了然。生产管理、工艺、质量等十多个条线人员组成“模块化团队”,资源集中在一线,精准服务现场,问题处理效率大幅提升。C919事业部机身成龙工位长傅伟感慨道:“团队干起活来速度杠杠的,每月交出去的部段也更多了。”

专注

让“质量第一”成为习惯

每天班前会,C919事业部150工位长周琦炜都会和组员强调当天的任务要点:“我们每天做同样的事,但不能出任何错。飞机在天上飞,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岗位上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无可挑剔,干活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是“大国工匠”胡双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业40余年,他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未出过次品,如今返聘在岗,指导年轻一代,将工匠精神传递下去。

为确保质量,上飞公司推行“工艺、制造、质量”三结合机制,操作员、工艺员和质检员三方共同评审工艺指令,确保每条指令都可操作、能检验。生产现场还建立了质量安全积分制,列出80余种负面行为清单,实行扣分和一票否决制,强化人员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

全国劳模王海回忆起一次试飞前的经历:半夜发现一个零件需要更换,但外场条件有限,时间紧迫。有人提议简单处理,但王海坚持按流程走,哪怕耽误进度也不能妥协。最终,他和团队连夜制定临时方案,通过正规审批后实施,确保了飞机的安全起飞。

“质量第一”已成为每位员工的职业信条。“一切按程序办”更是化风成俗,融入职工的日常行为,成为上飞公司追求极致、守护安全的文化底色。

创新

厚植成长土壤,激发创造活力

在上飞公司,技术技能人员不仅在工作中打成一片,其职业通道也相互贯通。公司推出“技能融合岗”,鼓励技术人员跨界发展,培养现场工程师。工装工艺师李谢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实践,他主持的攻关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五小”系列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奖。他说:“当代工匠要多领域尝试,善于用新工艺,工程师也要践行工匠精神,不光要解决问题,更要追求极致。”

“上海工匠”范晓骏则从一名检验工成长为数字化测量领域的技术专家。他自主开发了多套智能检测系统成功应用于实践,如今更是带队把产品推广到产业链,用数据、算法等新生产要素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他感慨道:“我的成长离不开上飞公司提供的好政策和好环境。”

自2016年以来,上飞公司开展“群策群力”全员改善创新活动,激励职工提出改进建议。8年间,16万条意见提案孵化出1051项专利,118项职工创新成果获评全国和上海市优秀成果,职工的“金点子”持续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金钥匙”,赋能大飞机新质生产力。月光工作室、天空工厂青创中心等创新“微单元”相继成立,多名技术工人一步步成长登上国家科技奖的领奖台。

当又一架C919在浦东机场腾空而起,阳光穿透总装车间的玻璃穹顶,洒在忙碌的蓝色工装上。一群年轻的大飞机建设者们,用专业和专注践行职责,用创新精神助力中国大飞机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