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5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用航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课题研究成果发布
构建第一个民航全产业图景数字画像
肖敏

实地调研全国31个省份、1650家单位,调研数据527份,整理汇总2.7万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基本信息,创建了第一张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分类标准,构建起第一个全产业图景数字画像,编制出第一张中国民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表,首次展示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及其各个门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量化测度结果,建立民航产业地图数据库,实现对民航产业的数据画像。

本报讯 据《中国民航报》消息,4月15日,由中国民航局、中国商飞、中国航材等11家单位共同开展的《民用航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课题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据研究,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已经形成并快速成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升,具有成为我国战略支柱产业的价值和潜力。

民用航空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附加值高,对区域经济协同、国际经贸合作以及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评估民用航空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厘清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内在逻辑,识别关键瓶颈并优化政策路径,已成为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认识、科学评估民用航空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充分发挥民用航空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战略作用,2024年4月,11家单位共同启动《民用航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课题研究项目。

经过为期一年的深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形成。报告分为5个部分,包括民用航空产业分类,民用航空产业规模及分布,民用航空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理论与方法,民用航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的测度结果和相关建议。

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民用航空产业分类标准,以投入产出分析为理论框架,在国家统计局2017年投入产出表(149部门)的基础上,扩展构建了涵盖174个部门(含27个民航产业部门)的《中国民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表(2017)》,填补了国内民用航空产业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空白。据研究,2023年,民用航空产业增加值效应占GDP的比重为1.6%。据初步预测,到2035年民用航空产业增加值效应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到2050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

课题组组长刘鲁颂介绍说,课题组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份、1650家单位的实地调研,收集细化调研数据527份,整理汇总2.7万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创建了第一张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分类标准,构建起了第一个全产业图景数字画像,编制出了第一张中国民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表,首次展示了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及其各个门类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量化测度结果,建立民航产业地图数据库,实现对民航产业的数据画像。

根据研究成果,课题组建议进一步明确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目标,努力将民用航空产业打造成为我国战略支柱产业;进一步认识特定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突出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把握特定产业的结构性特征,增强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的系统性;进一步贯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切实提升基于特定产业的政府治理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