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25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飞机一线速写
老苏二次“出海”记
□ 本报万象4月13日电 记者 李欣阳 通讯员 胡正平 刘郑州 董明
苏茂根与老挝航空工作人员交流业务。 李欣阳 摄

当地时间4月12日清晨6时,朝阳开始照耀老挝万象瓦岱国际机场。停机坪上,走来了中国商飞老挝项目客服支援团队副队长、维修组组长苏茂根和他的3名维修工程队员。他们正带着设备走向一架整装待发的中国喷气客机C909。这架飞机前不久刚刚抵达老挝,即将于当日执飞其在该国首个商业航班。 虽然到老挝时间并不长,但老挝航空上上下下皆亲切称呼苏茂根“老苏”。 第一次见到老苏,是在稍早前4月1日的C909交付老挝航空接机动员会上。“把老挝项目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绝唱……”年近六旬的老苏代表团队发言,说到这里,一度哽咽失语。

得知要搞大飞机他辞去海外站长职务回国

苏茂根生于1965年,当年高考就选择报考中国民航大学,选填的10个专业都与航空相关。“我从小就喜欢航空,只想学航空、干航空。”回忆起自己的选择,他的话中透露出坚定。

苏茂根曾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了25年。2002年,他被派驻担任北美地区维修经理,先后还兼任安克雷奇、达拉斯和洛杉矶航站站长。那是老苏作为航空人的第一次“出海”。2010年,得知中国搞自己的大飞机,时年45岁的苏茂根辞去职务回国,加入中国商飞。

15年来,从客服公司维修工程部到客户价值服务中心,苏茂根经历了C909与C919的取证、交付和运营历程。

他曾任中国航空器维修大纲工业组织(CMPIG)主席、国际航空器维修大纲工业组织(IMPIG)委员。

他既经历过从零开始筹建维修工程团队,组织团队编制维修工程分析相关的标准规范和作业文件,又曾作为C909、C919飞机工业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秘书长,带领团队开展两型飞机的维修大纲(SMR)编制并接受AEG评审,最终获得各方认可。此外,他还曾在C919试飞现场主持维修工作,屡次参与C919、C909的功能可靠性试飞、飞机运行评估等工作。

“把爱好变成职业是幸福的。”苏茂根定期去高校、社区,向青少年传授航空知识,“通过我的科普,100个孩子里能有一个孩子种下航空梦,我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国产客机规模化发展“老骥”奔赴新疆

指针前行,伴随着国产商用飞机规模化发展,老苏的“战场”也从试验室、训练场迁移到客户和天南海北的机场。

2023年6月,C909亮相新疆。202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C909飞机投入新疆运营,苏茂根受命担任新疆安全运行保障团队运行组负责人。

到达新疆后,苏茂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C909在疆过夜基地增加地锚。“新疆风沙天气多,别小看这几个地锚,是飞机防风沙的关键设施,不能掉以轻心。”通过协调各方、寻找供应商、明确技术要求等,苏茂根3天内为两个基地的10个机位增配了30个地锚,形成规范,并带着年轻队员全流程走一遍。

在新疆期间,苏茂根带领团队针对风沙天气编制维修大纲,就如何防沙防风设计了不同的工具设备和操作程序。风沙来袭时,机坪上的风速能达到每秒29米。为了实现更快速的操作以便更好地保护飞机,苏茂根和团队专门为风沙天气设计了一款风挡保护罩。这款保护罩将传统的系带盖布改成磁吸挡板,便于工程师在风沙来临时快速操作且不易被大风吹掉。另外,团队还设计了一款发动机堵盖。“都是在运行中慢慢总结经验,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他补充道。

风沙天结束,新疆的冬天来了。低温天气给飞机维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据新疆安全运行保障团队成员回忆,团队先后组织了三次《民机冬季运行及除防冰策略》培训,均由苏茂根主讲,枯燥的程序,许多还是英文版,苏茂根讲起来总是形象生动,让人记忆犹新。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嘛,阿力克桑德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2025年1月1日凌晨,零下12℃的吐鲁番交河机场飘来一阵熟悉的《苹果香》旋律。苏茂根一边哼着《苹果香》,一边搓着手,与基地队员严阵以待,迎接C909飞机2024年新疆运营最后一个航班安全降落。

15载后再次出海用心躬行“大飞机工程哲学”

新疆的保障任务刚刚结束,苏茂根再一次带团出发,这一次,他们要保障的是C909飞机的海外客户。

“每一家客户运营飞机都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来到东南亚,这里马上就要进入雨季,高温、高湿度、下雨等多种气象叠加,与之前的新疆气候显著不同,如何做好维修保障工作,是我们的新课题。”关于维修工程师,苏茂根有自己的思考,“作为一名工程师,要在自然规律和我们实际面临的业务场景之间搭建起‘桥梁’。特别是作为中国商飞的维修工程师,在工程技术上的站位要更高,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地把程序给客户,自己要清楚地知道相关的手册为什么这样编制,程序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做好外场工作,更好地服务客户。”

在现场,老苏俨然已经是一名资深“老挝航空人”。在老挝航空维修计划指令控制中心,他不断地跟老挝航空工作人员用英语沟通。“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整个流程。”老苏说。

首航当天,时间来到19时,苏茂根又带着几名队员出现在机坪上,这次是等待忙碌了一天的C909“回家”。万象的夜晚不像白天那样炙热,伴随着毛毛细雨,苏茂根很感慨,机务维修团队的年轻人很不容易,经常风吹日晒,工作时间也比较长。“都是‘经济适用男’,什么都会修,什么都会干。”苏茂根笑着说。

C909在老挝第一天正式“上班”表现如何?苏茂根来到驾驶舱,向记者展示手中的飞行记录本,上面是飞行员做的记录:“记录显示,C909第一天表现非常好。”

“收工!”随着苏茂根短促地一喊,记者一看,已是22时。

在等待团队集合时,苏茂根安静地站在飞机旁,用一种平静但慈爱的目光看着它:“C909是我们的骄傲,我看了就喜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