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到来的新航季,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迎来23架C909飞机驻场过夜,其中国航16架、天骄航空7架。加上成都航空在乌兰浩特驻场的3架飞机,2025年的春季,3家航司共计26架C909飞机“驻扎”内蒙古。
来自内蒙古机场集团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C909在内蒙古自治区运送旅客168万人次,其中执行呼和浩特进出港航班共计约2.4万班,运送旅客数占机场全部机型的12.76%。也就是说,在呼和浩特机场进出港旅客中,每8人就有1人搭乘的飞机机型是C909。
作为以呼和浩特为主运营基地,使用全C909机队运营支线的航空公司,天骄航空近期也有不俗表现——今年前3个月平均客座率79.92%,飞机利用率在国内运营C909的航司中名列前茅;新航季,天骄航空运营11条“支支通”航线,占呼和浩特机场出港支支通航线的81.8%,内蒙古自治区内“支支通”航线几乎每4条中就有1条由天骄航空执飞。
最近,记者走访了天骄航空与内蒙古机场集团,并搭乘航班了解C909运营一线动态,试图揭开这些数据背后的秘密。
乌海
生机勃勃的内蒙古航空市场
呼和浩特往西550千米外,3月底的乌海冬去春来,路边树木的枝头已经微微冒出了绿色的新芽。
采访第一站选择乌海,是因为天骄航空每天呼和浩特出港最早的一个航班便是飞往这里。据天骄航空介绍,该航班是在上一个航季开通的,开通后客座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
出租车司机往往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初来乍到,该去看看的地标是哪里?“去乌海湖吧,现在运气老好了,刚好赶上红嘴鸥来咱乌海。”司机大哥不假思索,瞬间给出了答案。
乌海湖,由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3年底蓄水而形成。虽然迄今仅10多年历史,但红嘴鸥已然把这里当成了每年迁徙的必经之地。乍暖还寒,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就蜂拥而至了。
乌海湖畔,红嘴鸥成百上千,是别样的壮观和美丽。难怪不少当地人带着孩子举家前来欣赏鸟儿齐飞的美景,亦不乏带来面包等干粮来喂鸟的人们。妈妈怀抱中的小朋友,兴奋地把手伸向空中,感受着被红嘴鸥“包围”的快乐。有些经验丰富的爸爸则兴奋地聚在一起分享“怎样的食物更容易吸引红嘴鸥”。
人群中,记者听到了熟悉的上海话乡音——原来碰巧遇见了一个上海的“阿姨团”。上前交流得知,她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当年到内蒙古插队的知青,当年的老战友现在住在乌海,便成就了此次远行。“阿拉从上海直接飞过来,一个上午就到了,很方便的呀。”一位阿姨的话不由让记者翻看了航班信息,果然,东航目前运营着一条从上海经停呼和浩特至乌海的直飞航线,每日一班,的确便利。
漫步湖畔,还遇到一位问路的老人,原来他十几年前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乌海,现如今听说这里不一样了,思乡情切的他特地抽空回来看看。
据乌海煤炭博物馆的公开数据,乌海矿藏丰富,截至2020年底,乌海发现各种矿产37种,其中焦煤保有资源量约为27亿吨。随着近年来产业升级,除了在黄河上新建海勃湾水利枢纽外,乌海市通过煤化工、氯碱化工等传统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带动价值链不断向高处攀升,同时大力治污治废,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链、文旅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乌海湖便是成果中最美好的剪影。
呼和浩特
机坪上随处可见C909
天骄航空9D5686航班从乌海飞往呼和浩特,计划出发时间为9时45分。记者提前一个小时抵达乌海机场时,已有不少旅客在登机口等待。
从穿着和交流的话题判断,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商务出行。季先生所在企业总部位于北京,乌海是该企业重要的外派地点,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这会儿,他正在凭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几名同事筹划到呼和浩特之后的行程安排。
随后,他告诉记者,乌海到呼和浩特这条航线对他来说十分方便,每天不同时刻总会有3到4班,“我知道C909是咱国产客机,记得之前从北京飞乌海时也坐到过,不过平时飞机坐得多,其实早已不多关心坐的是什么机型了”。
在另一波“商务组合”中,丁女士与同事一起走进机场一家皮草商店,大家讨论着给好朋友带回些怎样的伴手礼。“头一次来乌海,也是头一次来内蒙古,感觉挺特别,牛羊肉、黄河鱼、内蒙古奶茶难以忘怀,今后安排旅行会考虑,确实值得来好好玩一次。”丁女士如此总结她的首次内蒙古出差之旅。
准时开始登机。记者一边落座安顿行李,一边默默数着登机人数,68人,这趟不算旺季的航班客座率也达到了75%。接下来的飞行与大多数内蒙古干支、支支航班一样,全程一个小时出头,准点落地呼和浩特。
落地呼和浩特机场,最大的感受便是支线飞机多,C909多。就在滑行到航站楼的10分钟左右时间里,记者通过舷窗看到了一架天骄航空和一架国航的C909飞机正在跑道尽头等待起飞,同时还看到了东航、成都航空、华夏航空的C909飞机。
一旁的空姐笑着告诉记者,此时看到的C909还不算多,“我们和国航的飞机大部分已经都飞出去了,一清早登机时那才叫一个热闹呢,廊桥、远机位都停得满满的”。
“新航季,江西航空的C909又会重新回到呼和浩特机场,可以说,我们这里是C909机队数量和运营航司最多的机场。”据内蒙古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徐盈介绍,内蒙古在推进“支支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用好支线机型,目前呼和浩特机场单机人机比为100人/机。也就是说,从这里出发和到达的每架飞机平均客座人数为100人,非常接近C909的座位数。
根据内蒙古机场集团的统计,3月30日起,每天涉及内蒙古运营的C909机队数量将达到32架,航线52条。
据天骄航空介绍,目前从呼和浩特机场每天最早的出港时刻是7时40分,分别是记者搭乘乌海至呼和浩特的前序航班,以及呼和浩特经停扎兰屯至海拉尔。因为非经停航班,乌海至呼和浩特其实是天骄航空每天从外站飞回呼和浩特最早的一个航班。
据徐盈介绍,在构建“草原”航空交通网络时,实现公交化与中转衔接一直是机场与航司共同关注的重点,“这对培育潜在客流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我们针对区内没有过夜驻场飞机的机场,要求从那里每天首个飞呼和浩特的航班,必须在中午12时之前抵达,而天骄航空乌海至呼和浩特的航班就是这条航线中的‘首个’”。
据了解,如此安排一方面可以使公交化航班的时刻分布更加合理,同时也有利于内蒙古机场集团推出的跨航司“经呼飞”中转服务能够排出当天的中转航班组合。数据显示,在从区内出发前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中,通过“经呼飞”中转比例最高的航线,转机旅客占比达到78%。
“这些‘首个’航班目前都由天骄航空来运营。”天骄航空维修副总裁丁平告诉记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航空公司,天骄航空肩负着提升区内整体基本航空服务能力的重任,在航线、时刻等安排上会更多考虑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之前,我们发现区内一些‘支支通’航线缺少运力,就与天骄航空协调,结果他们很快就把航线给飞起来了。”徐盈补充道,“从机场集团的角度,我们也越来越体会到自治区有一家自己的航空公司,在适配内蒙古重大发展战略与百姓需要的航线网络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天骄航空
争取尽快“每日8个航段”
在刚刚到来的新航季,天骄航空又一口气新开通辽—鄂尔多斯、呼和浩特—通辽—乌兰浩特、呼和浩特—扎兰屯—海拉尔、呼和浩特—二连浩特—赤峰等多条“支支通”航线,通过“密支线、优时刻”举措实现航线网络优化升级与内蒙古各盟市间通达性的提升,为旅客打造更高效、更便捷的航空出行体验。
记者注意到,这些新航线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天骄航空C909机队的日利用率。3月30日新航季第一天,机队中的“劳模”是B-655P。这架C909从7时40分开始执行航班,执飞呼和浩特—扎兰屯—海拉尔—扎兰屯—呼和浩特—乌兰浩特—呼和浩特等多条航线,最终返回主基地已是深夜22时34分,当天飞机实际“工作”近15小时。
“大家看到天骄航空C909机队日利用率提升并不是偶然。”丁平对此表示,“作为一家新进入市场的支线航空,我们运营第一年运送旅客3.8万人次,到2024年达到44.4万人次,并在今年初实现了累计运送旅客100万人次,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规律。”
据丁平介绍,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基础上,天骄航空目前积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积极构建飞行员自主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天骄籍”机长;从维修程序优化、技术标准提升、质量管控强化等方面入手,成立AOG保障小组,优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全面提升维修能力;精心规划航线网络,充分发挥C909在支线运输中的优势。
2024年,我们选派优秀飞行员参加首届飞行员技能大赛,在全国7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C909机组第三名。
“2023年冬季开始,随着市场的复苏,我们飞机利用率逐步提升。内蒙古冬季的严寒对飞机保障来说是一大难题,在这一轮‘实战’中,我们锻炼出了一支维修保障队伍,即使在温度最低的次年1至2月,飞机的故障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丁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天骄航空正考虑于今年暑假旺季加开呼和浩特—阿尔山—海拉尔航线。“阿尔山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海拉尔是目前内蒙古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地之一。”据丁平介绍,天骄航空希望开通这条航线,进一步带动内蒙古文旅业的发展。
关于增加运力的方式,丁平表示,正考虑在目前最早结束当天运营的飞机排班上再增加一个往返航班,将日运营航段从现在的6个增加到8个,以此进一步提升飞机利用率。如此一来,天骄航空或许也即将进入“每日8段俱乐部”。
在天骄航空的航线网络“大棋”中,国际航线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形狭长,东西延展,但南北狭窄。目前,天骄航空的航线网络最主要是呼和浩特连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支支通”航线,以及往西部的呼和浩特至乌海,以及刚刚开通的连接通辽至鄂尔多斯的“东西联络线”。“呼和浩特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是友好城市,两地商务往来较为密切,我们也在积极努力,考虑为国产客机增添一条国际航线。”丁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呼和浩特与乌兰巴托直线距离800多千米,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直接竞争,适合C909运营。目前,这条航线由国航与蒙古航空共同运营,使用机型分别是737MAX8和A319,航班密度少于每日一班。
丁平透露,天骄航空也在考虑从海拉尔出港,开通前往伊尔库兹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俄罗斯航点航线的可能性。
目前,天骄航空C909运力均在呼和浩特过夜。丁平介绍,随着机队数量的持续稳步增加,天骄航空正在研究将飞机安排到外站过夜,“一方面可以优化呼和浩特以外航点航班时刻,另一方面也为增加诸如海拉尔、通辽、乌兰浩特航线带来可能,这对天骄航空来说绝对是机遇,但对保障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内蒙古保障能力
助力“边疆快线”网络建设
对于任何一家航空公司来说,安全毫无疑问都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天骄航空作为唯一一家单一机型运营C909的航空公司,更深知肩头的政治责任。
“有了安全,才有了一切的可能;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可能。”这句话是中国商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对安全的理解,如今也是天骄航空在安全工作中摆在核心位置的一句话。
“我们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全面发力做好安全工作。”据天骄航空安全总监吴晓岩介绍,针对C909运营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队伍。在飞机维护方面,则严格依照飞机技术标准和维护手册,精细化、规范化维护作业,确保飞机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安全是理念,而非理论。”针对安全工作的实际成效,吴晓岩用这句话来总结。在他看来,照本宣科的教育往往难以得到员工的重视,而要让安全理念进入每一名员工的“骨子”里,塑造何种企业文化,使用怎样的方法开展安全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据介绍,一方面,天骄航空通过标准化建设、全面风险隐患管理、审核监察检查、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安全信息综合分析驱动机制和安全文化分层级建设这7部分内容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在安全调查中,把重点放在解决组织体系问题和防止再犯上,而不是一味强调追责。“久而久之,大家发现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为了一个安全的天骄,都会更关注各自工作中的安全风险,也会积极举手报告。”
2024年7月,天骄航空培训中心启用,这也是内蒙古地区首个拥有C909飞机D级飞行模拟机的航空培训中心,填补了内蒙古民航特业人员专业化社会培训的空白。
“作为一家在我国北疆单一运营国产C909飞机的航空公司,天骄航空的未来并不是单纯的运营好C909,而是希望与中国商飞一道,共同推进内蒙古,乃至北疆沿线‘边疆快线’的保障能力建设,让天骄这个品牌、内蒙古,与国产民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丁平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