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24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风洞

我国第一座风洞是1934年清华大学自行设计的低速风洞。该风洞于1936年建成(见下图),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风洞被毁。此后,在南昌筹建的4.57米低速风洞于1937年基本完工,1938年受损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中。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建过风洞,主要用于教学。

1949年之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等都相继建造了低速风洞。为了加速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根据力学家钱学森、郭永怀的构想,国家于1965年在四川组建了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机构,随后又相继迅速组建了超高速和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机构。1959年,我国第一座生产性超音速风洞FL-1建成。1963年,我国当时最大的低速风洞FL-8建成。1993年,我国暂冲下吹式亚、跨、超三音速风洞FL-2建成……

2012年,研制成功的JF-12复现风洞,总长265米,成为当时国际最大的激波风洞。所谓“复现”就是要求飞行器周围的气流、温度、总压以及气体的纯净度都要与实际飞行高度的环境保持尽可能一致。2023年,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宣告建成,可以模拟航天器重返大气层的环境,将会助力我国新型天地往返飞行器、高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

JF-12复现风洞和JF-22超高速风洞共同构成覆盖马赫数5-25、飞行高度25-90km的气动实验平台,分别对应领域规模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激波风洞,使我国成为高超声速领域唯一具备覆盖全部“飞行走廊”实验能力的国家。

正所谓“一代风洞、一代飞行器”,风洞是空天飞行器研究的最可靠的实验手段之一,因此航空强国角逐的基础就是拥有先进的地面实验风洞。几十年来,中国建造了数十座高质量的风洞,规模增长迅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