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美合作生产麦道飞机项目是我国民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项目最终失败,不免让人惋惜。但通过与麦道的合作,我国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于适航管理、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关于麦道合作项目共生产了几架,一些文章有数据出入。本报特邀请了原上海飞机制造厂麦道合作项目参与者蒋斯来老先生,梳理麦道合作项目的历史,回顾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
MD-80系列飞机
自中美合作生产麦道飞机项目签订了组装25架MD-82飞机的合同之后,1985年初由上海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并于1987年7月2日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MD-80系列飞机是麦道公司从DC-9-50客机发展来的中短程客机。DC-9系列的飞机曾经是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辉煌。20世纪50年代末期,DC-8型飞机的最大燃油航程为7868千米,几经改进,航程可达14223千米。显而易见,该机不宜在小型机场和中短程的航线使用,加之当时使用的短程运输螺旋桨飞机机龄过长而纷纷退役,根据这一市场需求,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开始设计新型号飞机,这就是DC-9系列。所设计的第一个型号为DC-9-10,在此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20、-30、-40、-50系列飞机。
在DC-9-50飞机的基础上,1977年10月又研制了DC-9-80,这就是当时广为宣传的“DC9超80”,属于对DC-9-50的加长改进型。1983年6月,为迎合市场竞争的需要,麦道公司放弃著名的DC商标,改称MD,这样DC-9-80系列就变更为MD-80系列。
MD-80系列客机,是上世纪80至90年代最畅销的中短程客机之一,共生产1200架,主要型号有MD-81、MD-82、MD-83、MD-87、MD-88。
1991年9月28日,上飞厂交付了第25架MD-82飞机,已按原定协议完成,鉴于上飞厂生产的飞机“优质、低耗、精益、准时”,后来美方又追加了5架MD-82型飞机和5架MD-83型飞机,共生产了30架MD-82型飞机和5架MD-83飞机,其中5架MD-83飞机全部返销美国。
MD-82飞机的合作生产协议,无论在金额及技术方面,均属当时最大宗的中美合作生产项目,这反映出中国决意扩展航空事业的发展,以至在20世纪末增加足够量的飞机,去迎合国内需求市场。与此同时,上海飞机制造厂还承担了MD-80系列的主起落舱门、前起落舱架门、襟翼滑轨支架、货舱门、无线电口盖、后服务门、后服务门框、平尾等8个项目的转包生产合同,因质量优异,主、前起落架舱门上海飞机制造厂曾获得麦道公司授予的免检证书。上飞厂并成为麦道公司转包生产民用飞机多个零、部件的最佳供应商,继而又成为波音和空客航空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
MD-90系列飞机
MD-90系列飞机,是麦道公司从MD-80客机发展来的中短程双发喷气客机,用来替代MD-80系列客机。MD-90客机系列采用与MD-80相同的机身横截面、先进高升力机翼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驾驶舱显示器,并且可互换标准单元体机身部件,这使得MD-90可与MD-80在同一生产线上装配。MD-90于1989年11月开始研制。由于1997年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MD-90与波音产品系列发生冲突而停产,共生产117架。
MD-90-30飞机是以上海飞机制造厂为主生产的干线飞机,是中美双方根据1994年11月4日签订的《中国干线飞机项目总协议》第1号修正协议而进行的,在中国生产麦道公司研制的MD-90-30飞机合作生产项目。按照协议规定,麦道公司提供全部20架飞机制造用的原材料和部分零件,飞机的各大部件和有关系统分别由西飞、成飞、沈飞和上海航空工业公司4家公司制造,上海航空工业公司负责总装、功能试验、试飞交付等,适航取证则由麦道公司向FAA提出申请,最终获得美国相应机型的生产许可证延伸,并由FAA向每架机颁发单机适航证。由于1997年麦道被波音兼并等原因,MD-90-30只生产了2架。
同样是中美合作生产,MD-90-30干线项目与MD-82/MD-83飞机项目却有着本质的区别。MD-90-30干线飞机项目,美方只提供图纸和原材料(包括锻件、铸件毛坯),中方负责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等工作,并在质量控制和适航保证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部分系统相关件由美方提供)。美方提出“一切以中方为主”,要由中方负责全机的完整性。经过了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MD-90-30干线飞机项目才正常进行。
1999年10月3日,首架MD-90-30飞机试飞成功。10月28日,就获得了FAA颁发的适航证。11月9日,取证仪式在上海飞机制造厂举行。活动隆重、热烈,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MD-82和MD-83所有的飞机都已经制造完成并交付,只剩下MD-90-30飞机,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生产2架。运10飞机停顿以后,我们已经有过一个相当漫长而又艰难的等待过程。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关于自主研制干线飞机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制造和装配麦道飞机,由麦道公司提供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能力;第二步与国外合作,联合研制AE100座级飞机,提高设计技术水平;第三步自己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达到市场销售的能力。然而,这第一步和麦道公司合作生产,就没有继续走下去,MD-90-30飞机全部完成后,我们又要重新进入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似乎这一切的主动权都不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这历史的烙印,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也深深激励着我们,下决心造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