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先生有云,大观园就是小儿女们的青春王国。作为曹雪芹先生专为《红楼梦》中那些小儿女们开辟的青春乐园,大观园不仅陪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更是见证和铸造了作者自己的梦想。
一纸红楼梦,千秋血泪篇。自幼时起,便有人告知“少不读红楼”。红楼梦被多次评为最难懂的名著之一。作为一部悲剧色彩浓厚的著作,一方面可能会为整个大家族的兴亡盛衰而叹息,一方面可能只读到里面情情爱爱的悲剧而误入歧途。
但实际果真如此吗?在我看来,大观园所描绘的盛况,不正是我们所想象中青春的样子吗?从宝玉临时被拉去为大观园提匾名,到冰天雪地里史湘云组织的鹿肉烧烤,再到贾母亲临大观园的赏红梅观雪景,无不让人心旷神怡,羡慕不已。更别说探春提议创办的诗社,每人起诗号,每次定主题,有赏花填词,有螃蟹宴写菊魂,更有芦雪庵联诗和桃花社填词,这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无不为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趣味,展现出浪漫的青春不负韶华。
也许有人会说,随着青春的消逝、现实的击打,大观园里的小儿女们最终还是各自走向了他们的人生悲剧。甚至就连每次大观园的活动也都带着遗憾:芦雪庵烤肉时平儿丢了镯子,黛玉筹办桃花社诗社时碰到了探春生日临时搁浅,以及在春光烂漫的季节里填写“柳絮词”时所有人都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忧伤……但这不恰好就是青春该有的遗憾吗?
这几年各种为了追寻梦想刷屏的视频和文章屡见不鲜。有年轻人骑行走国道318川藏线去拉萨,有中年人开着房车环游全世界,也有上海的退休阿姨们组成剧组拍摄电视剧……同样的,在我们的大飞机筑梦征途中,有试飞员在祖国的天南海北挑战着各种极限,有女子行动队在产品保护方面撑起半边天,也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工作者们耐着寂寞奋力实现着各类从0到1的技术颠覆和突破创新,还有沪宁情的书写者们,他们从黄浦江畔来到六盘山下,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致富,肩并肩手拉手用心用情用力地助力着宁夏西吉的乡村振兴。他们中的每一个,无不是在自己的“大观园”里绽放着自己的青春,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如果正青春,那就趁着年轻努力绽放吧。如果还有梦,那就在追梦征途上尽情奔跑吧。只要心中的那个“大观园”还在,青春又何曾远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