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26日,那是一个令所有亲历者难以忘怀的日子,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潮澎湃。
45年前的那个清晨,上海大场机场上,一架运10飞机静静伫立,宛如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承载着无数人的期盼与梦想。我有幸身处现场,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首飞之前,无数科研人员、制造人员等就投身于紧张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中。
1980年6月19日上午7时30分,运10飞机在大场机场开始低速滑行试验,两个小时的试验,过程很顺利。6月24日,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等领导在现场观看再次滑行,那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鼓励。7月29日,中速滑行试验以140公里/小时的速度顺利完成,每一次滑行,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步。9月23日,完成两次高速滑行试验,上午速度达到170公里/小时,下午速度升至195公里/小时,并且两次抬起前轮滑行,情况正常,那一刻,我们知道,一切准备就绪。
9月24日下午,三机部(即后来的航空工业部)批准了运10飞机首次试飞的申请。消息传来,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终于,9月26日上午9时37分,运10飞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带着广大研制人员的期盼和祝福,划破了祖国东海的蓝天。它由南向北起飞,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追随这架承载着民族希望的飞机。当飞机腾空而起的一刹那,观看飞行的领导、群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大家挥舞着彩带、鲜花,向着天空高高地挥舞着双手,仿佛要把所有的热情和祝福都传递给这架飞机。
飞机在大场机场上空飞行了两圈,飞行高度达到1350米,最大速度每小时35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310~330公里。10时05分,它又从北向南飞行,并慢慢着陆,整个飞行时间共28分钟,但这28分钟,却足以载入史册。当飞机徐徐落地,平稳停在跑道上时,现场沸腾了,人们纷纷相互握手、拥抱、跳跃,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
运10飞机首席飞行员王金大说:“运10飞机的操纵性、稳定性都较好。特别是盘旋性能好,抗侧风能力强。”这不仅仅是对飞机性能的肯定,更是对所有研制人员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首飞成功后,运10飞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外媒指出,运10飞机研制成功,使中国民航飞机同世界民用飞机制造的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缩短了15年。当时的波音公司总裁对中国设计人员说:“你们毕业了,我们只不过比你们早毕业几年。”
运10飞机是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的结晶,它的首飞成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每当回想起那一天,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与怀念,那是一段永远值得铭记的历史,是我们航空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