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1日,军委民航局使用两航起义带回的两架CV-240飞机,开辟天津—北京—汉口—重庆、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两条航线,这是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的正式开航,史称“八一开航”。
那天天气晴朗,天津经由武汉汉口飞往重庆的XT139首航航班,载着14名旅客于8点30分首先从天津张贵庄机场起飞。10点30分,“北京”号XT-610客机在广州白云机场上空盘旋一圈之后,飞向天津。中午,两架飞机在武汉机场先后降落,机场挤满了欢迎人群,大家纷纷向驾驶员献花,给飞机披彩、留影……15点10分,两架飞机再次从武汉机场起飞,分别飞向天津和重庆。18点10分,“北京”号在天津张贵庄机场安全降落。几乎在同一时刻,139号首航班机也顺利飞抵重庆白市驿机场。
左图拍摄于广州白云机场开航典礼上。时任广州市副市长朱光正参加剪彩,身旁的两个孩子正是朱燕南和朱嫩萍。他们带着孩童特有的好奇和一点点的紧张,只见朱嫩萍伸出小手,触碰那象征着新航程开启的红绸。画面里,是两架螺旋桨飞机,承载着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对蓝天的初探。
右图拍摄于2024年9月,南航举行的首架C919开航活动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朱燕南和朱嫩萍兄妹站在了一架C919飞机前。他们微笑着,如同74年前一样,试图伸手轻轻触摸。只不过,这一次指尖触碰的,是中国航空工业数代人梦想成真的结晶。
从1950年的那两架CV-240飞机,到如今的C919;从共和国民航事业蹒跚学步的第一步,到今天拥有庞大的民航机队和自主研制民机的能力,这两次跨越74年的触摸,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连接,一头是新中国民航事业艰难而光荣的起点,另一头则是如今中国航空工业奋力腾飞、走向世界的坚实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