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本报从本期开始开辟专栏“中外实业家传”,呈现中外历史兼具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实业家们创新创业创造历程。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考察调研时,专门参观张謇生平展陈,称赞他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评价道,说起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謇(1853—1926),坚持多年科考,终于在42岁时高中状元,授六品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并未踏上人们心目中的光明仕途。
面对清廷腐败,甲午战败、被迫签署卖国的《马关条约》,他发出了“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的悲痛感慨。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加快了他人生革命性的转折。
一日,他看到文武百官迎接移驾回宫的慈禧太后,那么多年迈的大臣们都跪伏在雨水中。衣服湿透了,马褂沾着泥浆,顶戴花翎滴着红水。而慈禧太后乘轿经过时都没有看他们一眼。这情景让张謇顿悟“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遂义无反顾地离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坚定“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在父亲去世返乡丁忧之时,接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邀请,在通海一带总理商务,开启了他的实业之旅。
张謇把创业起点放在纱厂。棉纺织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是国外列强经济侵略的主攻领域。在那个时期,棉花是中国乃至世界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棉纺织业原料和制造的垄断优势持久而强大。而棉制品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当时主要短缺的商品,为进口商品之最。想要振兴国家,发展棉纺织业势在必行,于是他在南通开办了“大生纱厂”。
尽管状元及第的张謇拥有地利人和多种优势,集资招股还是出现了困难,让他举步维艰。张謇为此还常常跑到黄埔滩头对天长叹,甚至因为没有回家旅费放下身段当街卖字,饱受社会上的冷嘲热讽。然而,靠着强韧的勇气和毅力,张謇坚持了下来。大生纱厂终于在世纪之交的1899年开车出纱,也为中国轻工业带来一个光明的开始。
张之洞任后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为此向张謇祝贺时,想听听创业者的感悟。张謇回应说:“无他,时时存必成之心,处处作可败之计。”很多商人受到感召,追随着张謇,一起开拓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之路。
从纱厂到“大生帝国”。大生纱厂投产后效益不错,当年就获利超3万两白银,第二年更获纯利近12万两白银,之后也是张謇旗下利润较多的企业。
经营中,张謇充分利用南通本地相对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的便利条件,不仅解决了很多流离失所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吃饭问题,也降低了用工成本。他坚持股份制,资金募集时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明确管理者分工和职责,并把履职绩效与利润分红直接挂钩;细致规定工作制度、考勤激励办法,让普通工人能依规践行。同时,关注工人福利,造了宿舍、医务点、公园、储蓄处等,甚至有供子弟读书求知的学校。有了这些具备中西方先进管理理念的制度,再辅以灵活的经营策略,使得大生纱厂逐步兴盛起来,也形成了向心力。工人们得到尊重,都视厂为家,干活儿的劲头也比较足。
张謇投身实业的同时坚持“父教育而母实业”,希望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二者迭相为用。在20世纪初,创业刚刚站稳脚跟,有了资金积累,他就开始积极筹划办学事宜。在创立南通师范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仅在南通就创办300多所各类学校。大生厂需要收购棉花,就创办农业学校;纺织需要专门人才,就创办纺织学校;百姓需要防治疾病,就创办医学专科学校。张謇主张职业学校要强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特意建设农事试验场、森林事务所等试验示范基地,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也为社会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在教育和实业都有所进展后,张謇又把目光投向了社会慈善及公益领域。20世纪初,张謇迁址新建南通育婴堂,收养上万名弃婴。在他60岁生日时,有不少亲朋好友打算携重礼庆贺。张謇公布“移生日宴客费并馈金建养老院启”。当年就建立了南通第一养老院。随后张謇还兴建了医院、济良所、义茔、贫民工场、残废院、栖流所等。他还自筹经费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和较早的近代图书馆,兴建了印书馆、气象台、公共体育场、剧院。这些文化场馆或企业,都是开拓性的,体现出一位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及责任担当,也在启迪民智和提升百姓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世前,他还带病现场察看长江保坍工程,为事业鞠躬尽瘁。他把毕生所得都投入到教育、慈善、社会公益上,只希望“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不与草木同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