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交通强国,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强调,民航要与航空制造业深度融合,要让国产飞机更具商业竞争价值,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壮大。
民航运输与民机制造同为国家战略产业,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通过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努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民航运输对民机制造的监管效能与涵养作用,进一步强化民机制造对民航运输的自主支撑和牵引带动作用,为国产飞机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两业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民航运输业和民机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促进全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航空产业应对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的现实需要。
两业融合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向往需要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民机制造业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为国内民航运输市场提供最适合、最经济的飞机产品,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更多老百姓享受安全、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务;另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民机制造业为民航运输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航优化机队结构、拓展和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助力我国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航空市场培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给各地人民群众航空出行带来更多选择。
两业融合是坚持系统观念,建设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航运输业对民机制造业的涵养和支撑作用。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既是国产飞机生存立足的基本盘,也是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的沃土。要通过航空公司多用、多反馈,引导制造方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国产飞机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民机制造业的辐射和牵引作用,促进国产飞机产品深入渗透到航企、机场、空管、维修、航材、航油、设施设备等民航运输的每一个环节,以制造方的技术创新牵引民航运输各要素的协同创新,以飞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全航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
两业融合是坚持胸怀天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民航运输与民机制造作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整体参与国际竞争,形成集团化竞争力,进一步聚合全球资源要素,支撑国产飞机开拓全球市场,支撑中国民航提升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两业融合有利于提升全航空产业链的自主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加快培育一批满足国际适航标准和体系要求、具备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国内企业,确保国产飞机研发制造可持续、民航运输机队运营可持续,保障我国航空产业安全。
我国两业融合取得显著进展
国产飞机投入市场以来,得到了民航运输系统的支持。在民航局的严格把关和精细监管下,两业融合被纳入民航“十四五”改革重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全行业理念认知日益融合。全行业已凝聚起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宝贵共识,民航各方共同呵护和支持国产飞机的发展,共同围绕两业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展开一系列研究和讨论。“不能让中国商用飞机输在自己的跑道上、输在自己的机坪上、输在自己的蓝天下”,成为全行业的共同心声。制造方深刻认识到“融入民航才能成功,不融入民航必然失败”,全面深化“三个敬畏”“以客户为中心”等理念,推动从“我造你用”到“你需我造”观念的转变,充分听取客户诉求,并将其落实在产品研发过程中。
国产飞机产品日益成熟。在C919大型客机研制攻关和适航审定过程中,审定方与制造方同题共答,推动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制造方与航企用户紧密协同,推动C919交付和运营,目前已累计运行1100余小时,载客逾4万人次,总体运行平稳顺畅。在ARJ21支线客机市场导入过程中,国航、东航、南航、成都航、天骄航、江西航、华夏航等航企用户大力支持,目前累计交付113架,运行28万小时,载客近1000万人次,并投入海外市场,在印尼运营状态良好。此外,制造方与民航维修单位深度协作,共同推动ARJ21系列化产品的研制、改装、验证等工作,公务机、货机、医疗机相继完成适航取证。
国产飞机运营生态日益繁荣。制造方与航企、机场、维修和保障机构、民航科研院校等各方共同组建技术委员会、联合工作组、产业联盟等联合机构,搭建行业峰会、技术论坛等对话平台,分享运营经验和技术,促进产学研用融合,为国产飞机持续改进提供需求和反馈。同时,各方合力保障国产飞机安全顺畅运营,航企用户持续培育国产飞机专业人员队伍和提高运营保障能力,机场单位积极改善国产飞机保障条件,维修企业大力增强国产飞机维修和改装能力,制造方推出Flywin运营合作平台和航材共享、备件租赁等服务,促进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国内金融机构在融资、信贷、担保、保险等领域为国产飞机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与制造方探索开展联合营销,助力国产飞机市场开拓,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进一步激发我国航空金融市场活力。
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随着C919取证交付、投入运营,国产大飞机从研制阶段全面转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同时,中国民航运输稳步复苏,国内航线的客运航班量已超过疫情发生前水平。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以两业融合促进国产飞机安全经济运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安全不仅是民航业的底线、红线、生命线,也是国产飞机长远发展的基石;为客户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是国产飞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确保国产飞机安全运营,加快实现经济运营,是两业融合的核心要义。两业融合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航企用户“边用边反馈”、制造方“边造边改进”,不断积累国产飞机的运行经验,增强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国产飞机的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性、舒适性,不断优化机场保障、空管服务、市场政策等运营资源配置,促进国产飞机安全经济运营,推动我国民航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以两业融合促进民航“干支通,全网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两业融合应当着力塑造国内支线航空市场,推动国产飞机从“胡焕庸线”以东向西部进军,加快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例如,面向东北,ARJ21在黑龙江探索支线航空区域化运营,提升区域支线覆盖度和通达性;面向西南,ARJ21在云南完成“环云飞”演示飞行,表明飞机能够满足云南的特殊运营要求,为进入云南运营奠定基础;面向西北,ARJ21已进入新疆运营,开通多条疆内航线,并完成“环疆飞”演示飞行,展示出在疆运营的广阔商业前景。通过两业融合,构建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助推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落地,服务我国西部和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边疆人民航空出行提供新选择。
以两业融合促进国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两业融合应当着力加快国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力国产飞机逐步提升批产能力和运营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机队规模和运营范围,尽早实现市场立足;同步加快推进ARJ21和C919的系列化产品发展,加快培育我国特种飞机市场,促进国产飞机服务国民经济的各个主战场。与此同时,促进民航与国产飞机“抱团出海”,稳步开拓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带动我国民航运输的体系、标准、设施、装备一起“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形成集群竞争力,为建设“一带一路”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
运输强,则枝繁叶茂;制造强,则根深蒂固。预计未来20年,我国将接收近1万架新飞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前景光明,前路艰辛,必须坚定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航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商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