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商飞官网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业崛起,离不开这把“十字扳手”
据《解放日报》

人们对质量的感性认知,一般是从工厂设立质检科开始的,似乎质量就是检查、检测,就是找出次品。在每个国家、地区的工业发展初期,质量检验往往是发现产品质量缺陷的最重要的手段。

20世纪30年代,曾经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道奇和雷朋,在制造过程中引入抽样检验,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把质量工程学从质量检验阶段推进到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再加上控制图对产品质量进行预警,质量控制的方法变得丰富了,单纯的事后检验转入两次检验、加上中场控制的阶段。

但即便如此,质量管理仍发生在生产和检验的环节。

如何从一开始就让质量有保证?如何将质量控制从“死后验尸”变为提前预防?

这启发人们思考前端设计对质量的重要性。

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在1966年开发了质量表的雏形,将顾客需求和质量控制措施联系起来;赤尾洋二教授和水野滋教授于1972年第一次提出了“质量展开”的概念,即在开始生产前协助展开关键性的品质保证点。这是一个二传手的工作,它保证了设计意图可以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得到贯彻,以避免部门之间“隔着墙壁扔包袱”。

在质量设计方面,田口玄一的影响巨大。他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各种工况进行试验设计,寻找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20世纪70年代,田口将质量管理、数理统计和经济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创立了“质量工程学”,国际上称之为“田口方法”。田口的名言是,“最便宜的零件造就高品质的产品”。田口的质量理论完整了质量的含义:产品质量首先是被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被制造出来的;最后的检验无法提高质量。这就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和日本出现很多显赫的质量理论家比起来,德国制造质量界大师似乎少很多。但细看过去,德国对于质量的追求,不仅是依靠车间里精益求精的工人,还有更前端的工业设计师。德国保时捷作为顶级超级跑车制造商,创始人最初成立的却是工程咨询公司,专为汽车行业提供设计理念。公司成立不久,就为当时的大众汽车厂设计了一款谁也没想到会畅销全球的小型车——“甲壳虫”。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款小型车,福特T型车和“甲壳虫”,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福特T型车用量产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甲壳虫”则是在设计之初,就坚持“被使用”的理念,设计者相当注意成本控制和日后的维修,这让它在战后欧洲广受欢迎。德国的质量追求重点是“符合性”,即制造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在质量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有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包括数理统计等工具在内的质量工程,它更多是一种技术语言;另一个轮子则是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需要推动组织文化建设,真正做到质量成为全公司的事情。质量领域最为知名的“六西格玛”法,之所以会成为众多企业家的心头好,就因为它兼顾了质量工程与质量管理。它既有强大的工具又深谙人性,借助“黑带大师”等类似游戏的激励规则来激发人的活力。

质量推进一定要从工程和管理两个角度同时发力。质量工程就好像大写的汉字“一”,质量管理就好像阿拉伯数字“1”,两者合力,形成一个十字扳手,就可以成为有力量的质量扭矩。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要崛起,离不开这样一个质量十字扳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19号 邮编:200126 电话:86-021-20888888 传真:86-021-68882919

使用帮助 | 网站使用条款和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